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讀書心得】」標籤的文章

2024-Week 13 [讀書心得] 《血液循環,95%的病自己會好:日本人天天做的33堂排毒課 》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3/31 書名: 《 血液循環,95%的病自己會好:日本人天天做的33堂排毒課  》  作者:  福田稔、福田理惠 出版社:采實文化 【書摘紀錄】 ▲PAGE 16 : 從「體為陰,心為陽」來思考病因,就不難理解當過度工作導致身體平衡遭到破壞,或是因壓力與煩惱讓情緒浮動不穩,陰陽失衡便易引發疾病。若只治療身體,完全不顧患者心情,就不能算是治癒;相反地,如果只療癒心理,卻無法改善身體症狀,這也不能算是治癒。 ▲PAGE 18 :所謂的「虛」是指體內缺乏某種物質的狀態,此時免疫力低下,較易引發疾病,可概分「陰虛」與「陽虛」。另一方面,「實」就是身體機能亢進,也就是過度滿溢的狀態。「陰虛」人體會失去滋潤、變得乾枯。在這種情況下大量喝水,反而容易使身體發冷,導致機能逐漸低下。「陽虛」則是指體內引擎無法啟動,無法製造能量的狀態。先天性的陽虛將導致身體不易代謝,無法創造溫熱體質,須以熱氣導入加以治療。 ▲PAGE 24 :「自律神經免疫療法」融合西醫與中醫,以科學方式提高免疫力。為了讓這種「中庸」的療法流傳後世,每一位治療者都須加倍努力。 ▲PAGE 27: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臟: 肝、心、脾、肺、腎 五味: 辛、甘、酸、苦、鹹 五氣: 風、熱、濕、燥、寒 ▲PAGE 32 : 自律神經失衡不僅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更讓毒素淤積體內,無法排出。白血球數量與作用受自律神經影響,自律神經一旦失衡,就會引發疾病。「自律神經」是調整血管與內臟等作用的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在白天活動或興奮時發揮作用,當交感神經活躍時,神經末梢將分泌「腎上腺素」,提高心跳速度,收縮血管,造成血壓上升。副交感神經在就寢、用餐及放鬆時較為活絡,此時神經末端會分泌「乙醯膽鹼」(中樞及周邊神經的傳導物質)。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就像翹翹板,一高一低,維持著相互抗衡的關係。 ▲PAGE 38 :想要擁有健康的體質,要先建立「不依賴藥物,提升自癒力」的觀念。 ▲PAGE 44 : 「頭寒足熱就能遠離醫生」。避免頭部發暈,保持冷靜狀態,就能輕鬆控制自律神經,順暢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利用雙腳運動產生熱量,透過肌肉收縮與放鬆的動作將靜脈血運回心臟,便能溫暖身體,活化免疫力並排出老廢物質。 ▲PAGE 4...

2024-Week 12 [讀書心得] 《家事的撫慰》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3/24 書名: 《家事的撫慰》 作者: 雪瑞‧孟德森  出版社: 大家出版 【書摘紀錄】 ▲PAGE IX: 她們感覺每天困在家事陣圍中的自己,就像是希臘神話人物薛西佛斯,受到神祉懲罰,每天得將一顆巨石推上山頂,再等巨石滾落而下,周而復始,永無完日。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推不完的巨石就像是許多婦人的日常,流理檯面永遠清不完的油漬、洗衣槽裡永遠洗不盡的衣衫,洗碗槽裡永遠洗不完的鍋碗瓢盆,天花板上的網垢、冷氣機與電風扇的細灰、煮不完的飯、買不完的菜。面對這樣的情境,誰還能記得買把花送給自己帶回家? ▲PAGE 7: 「每一天,我都渴望回家,渴望見到我的家。」奧德賽 ▲PAGE 9: 家是一個讓你不會感覺被看扁、被排擠、不夠格或不被需要的地方。家是你的歸屬,或者如詩人所說,是一個無論何時都會接納你的所在。家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充電站。 ▲PAGE 13: 從表面上來看,家事似乎是一種徒勞無功、永遠無法完成的苦差事,但事實上,家事比我所能想到的任何工作更能帶來成就感。每一件例行家事在大功告成之際,都會帶來滿滿的滿足。這些日常工作與生活節奏互相呼應,你所獲得的滿足,不僅來自於乾淨有序、生氣勃勃的環境,以及平靜安穩、精力充沛的感受,也來自於你明白自己和所關心的人將會受到這些好處。 ▲PAGE 81: 一般的原則是從用餐者的左邊上菜,從右邊徹盤。至於在倒入水、酒,或者是移除水杯酒杯,則一律從右邊進行,以免服務的人跨過餐盤拿杯子。要等所有人吃完這道菜才撤盤,免得用餐者感到壓力。  ▲PAGE 162: 台灣有句農諺:「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空心菜)、五月匏、六月瓜(絲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大白菜)」。 【有感興趣&我不知道的】 自在感、居家感、按部就班、舉手之勞、牧羊人派 【心得】 這本套書分為上下兩集,誠實來說因為作者心思極為細膩且本書為工具書,針對家中所有大小事物做分門別列,詳細的解說物品的材質、用途、使用方式,甚至有些有圖示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適合發現自己無法解決的清潔難題時可以依照書籍的目錄翻閱來解決當前困難,是一本工具書來著。家事,是真的可以讓人帶來成就感的生活小事,不過因社會框架往往會將這樣子的小事稱作為鄙事,過去大部分的男性較少會參與家事上的整理與清潔,現代思維逐漸開放或...

2024-Week 11 [讀書心得] 《你就是改變的起點》嚴長壽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03/17 書名: 你就是改變的起點 作者: 嚴長壽 【書摘紀錄】 ▲PAGE 11 : 我們似乎眼睜睜看著台灣迷失了方向。在許多深夜的反覆思索下,我仍然無法放棄!我希望陪著所有的朋友,一起冷靜地重新檢驗台灣的問題。這次,我不想再站在批判的立場,希望真實地面對每一個問題,陪著大家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發掘問題最終的根源,尋求根本解決的辦法。 ▲PAGE 59: 不管大環境再惡劣,一定要保持冷靜與清醒,除了憤怒之外,更應該思考;自己還可以做什麼,強化自身的競爭力?是否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在一個工作已無國界的環境下,面對愈來愈嚴酷的生存競爭? ▲PAGE 64 :你得很努力、很有夢想,才可能在全球化競爭中,找到立足地,如果一開始就選擇平穩,選擇留在溫室,未來的選擇也許就不是你能選擇的了。 ▲PAGE 101 : 修行過程中沒有差別心,沒有好惡心,我們講究眾生平等,所以我們在下面幾個小時的與人接觸中,要能夠做到,「視而不見」,不因為他人外觀的美醜讓心波動。要做到「聽而不聞」,不被任何聲音、噪音影響情緒,「食而無味」則是另一種心境的修練,不因東西的好吃、不好吃而有差別心。 ▲PAGE 135 : 須具備三個素養與兩個能力 品格的素養、公民的素養、人文藝術的素養 關心世界的能力、謀生的能力。 ▲PAGE 147 : 未來大學老師若要保有競爭力與存在價值,就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多和學生談話、互動,甚至共同學習,藉以點燃他們的創意、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PAGE 168 : 真正永續的文明必須是一個全民有正義感、有默契,也有信賴感的社會。「淘汰」其實並不是一個好聽的正向字眼,它代表的是單方面掌握權力,做出單向的選擇。正確的觀念應該是雙向的,公司可以淘汰員工,員工當然也可以選擇公司。更精確的講法是,為了使組織達到最有效率的運作,讓工作夥伴找到最適合發展的天賦與長才,雙方都在探索、驗證對方是否為正確的對象,就像機器齒輪,必須完全契合,機器才能有效運轉。 ▲PAGE 266: 甘地的箴言「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中文翻譯或許可以是:「成為你在這個世界上希望看到的改變。」 【有感興趣&我不知道的】 周處除三害:翁周處發現自己是三害之一,於是篤志讀書,修正自我品德成...

2024-Week 10 [讀書心得] 《斷捨離的簡單生活》山下英子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03/10 書名: 《斷捨離的簡單生活》 作者: 山下英子 【書摘紀錄】 ▲PAGE 4: 以自性為軸心,努力執行斷捨離,不斷磨練對於各項物事「需不需要」、「愉不愉快」、「合不合適」的感知能力。這樣一來,空間將變得令人自在,房子舒適,打掃起來輕鬆愉快,形成愉悅生活的良性循環。 ▲PAGE 26:妥善清理收拾並非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我要求。 ▲PAGE 55:感受到「為自己做菜」的喜悅。開心地做菜,經常邀請朋友來家裡玩。 ▲PAGE 74:衣服具有能量,也就是「氣」。 ▲PAGE 77: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每個人都有四扇窗:  1.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得自己 2.別人知道,自己卻不知道得自己 3.別人不知道,自己卻知道得自己 4.自己與別人都不知道的自己 ▲PAGE 84: 只放讓人能「愉悅入睡」的物品 ▲PAGE 103: 讓室內充滿綠意,觀葉植物帶來活力和平穩。在客廳、廚房和書房一角擺放盆栽,就能改變空間的印象。  ▲PAGE 129: 在寢室使用幫助入眠的薰衣草香味;想提高專注力的時候,就讓書房裡散發迷迭香氣息,或是和薄荷混合也很不錯。  ▲PAGE 159: 每天回家後,我會把手提包裡的東西全部放進籃子裡。如此可以俯瞰手提包裡有時麼。   【心得】 書中有許多先前閱讀過重複的知識點就沒有再次紀錄。 從今年2024年1月至3月陸續閱讀收納、整理、清潔相關的書籍,慢慢地將家裡的空間妥善運用,走在房間的地板也會有開心地感覺,不會感受到壓迫與焦慮感。 氣味能夠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功能,也會讓人勾起回憶,有些人會習慣在枕頭上滴上薰衣草精油助眠,這個方式很不錯,若家中有長輩睡眠障礙就可以偷偷在對方枕頭上滴上幾滴這樣子。 雖然作者有些觀念,個人是自己過濾掉了,針對購買衣物的觀念,個人是會腦袋中思考購買此衣物是否可以穿一輩子? 我真的這麼喜歡這件衣服嗎? 這樣子去思考著,當然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只要是自己最舒適的方式即可,本來就沒有特定的標準答案去依循。 斷捨離的觀念是讓空間能夠更加舒適自在、也訓練自我大腦分辨物品的去留,每個人都有自我在乎的空間,捲起袖子來實踐將房間打掃整齊回家就會很放鬆,這將會是從閱讀中最大的收穫之一。 【從這本書中我可以實踐的三件事情?】 1.整...

2024-Week 9 [讀書心得] 《原來小蘇打可以這麼用!》薇琪‧藍斯基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 2024/03/03 書名 :  《原來小蘇打可以這麼用 ! 》 作者 :  薇琪 ‧ 藍斯基   【書摘紀錄】   ▲PAGE 14: 小蘇打其實就是碳酸氫鈉,蘊藏在自然界的礦藏、湖泊沉積物與地下水中。 海洋裡也有小蘇打,其重碳酸鹽的化學特性似乎可以穩定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 ( 其他有大量天然鹼蘊藏的地方包括肯亞、埃及、委內瑞拉和中亞的沙漠地帶 ) ▲PAGE 25 : 簡單的小蘇打除臭包作法 ( 使用布或面紙將三分之一杯的小蘇打包住後用橡皮筋繫緊開口即可 ) ▲PAGE 58 : 注意小蘇打可以清洗鋁鍋,但是可能讓鍋子變黑。 ▲PAGE 62 : 在瓦斯爐底下的淺盤放點小蘇打,不僅可消除異味,還可降低流出的油脂著火的機會。清理排油煙機的零件時,先將沾滿油污的零件浸泡在一鍋熱水中,倒進小蘇打,油汙便會自動脫離。 ▲PAGE 65 : 你的擦碗巾是不是常有霉味 ? 只要使用後撒點小蘇打,將多餘的粉末拍掉再收起來,就不會有味道的困擾了。 ▲PAGE 71 : 用一塊生馬鈴薯沾小蘇打擦拭銀器,可使銀器恢復光澤。 ▲PAGE 78 : 在垃圾桶底部撒小蘇打,就可以有效去除垃圾異味。 ▲PAGE 80 : 注意絕對不能將含氯漂白水和阿摩尼亞混在一起,兩者結合會產生危險的毒氣。 ▲PAGE 83 : 在塑膠袋裡倒進四分之一杯的小蘇打和一杯醋,把袋子套在骯髒的蓮蓬頭上綁緊,這時候袋子會起泡,靜置一小時後,再將塑膠袋取下,打開蓮蓬頭沖水,你會發現蓮蓬頭上的硬水垢消失,因而亮麗如新 ! ▲PAGE 85 : 每週倒一杯小蘇打到馬桶或排水管,靜置一晚後沖掉。如此一來,馬桶、水箱和排水管都會很乾淨。小蘇打可以保持或恢復化糞池系統中的酸鹼值。 ▲PAGE 89 :  醜陋的膠帶痕跡,用小蘇打膏搓揉餘膠,再用適量水沖洗,討厭的膠痕便會清潔溜溜。 想要清除木質家具上因熱造成的白圈痕跡,可以混合等量的牙膏和小蘇打,再以軟布畫圈輕輕磨搓痕跡。如果需要,淡淡地上一層亮光漆會更完美。 ▲PAGE 92 : 要清洗被煙燻黑的牆面或天花板,用溼布和沾了小蘇打膏的海綿或布擦拭,污垢就會消失。 ▲PAGE 96 : 自製地毯除臭劑 【材料】 二分之一杯小...

2024-Week8 [讀書心得]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嚴長壽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02/25 書名: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 作者: 嚴長壽 【書摘紀錄】 ▲PAGE 13 : 英國名作路易士●卡羅(Lewis Caroll) 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有一段經典對白: 愛麗絲問:「這裡是哪裡?」 精靈反問她:「你想要去哪裡?」 愛麗絲說:「我不知道。」 最後她得到的答案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那麼你現在在哪裡一點都不重要。」 ▲PAGE 16 : 世界是我們生存的舞台,每個人都必須找到出路,如何在世界地圖上重新找到台灣的定位? 文化與觀光的定位? 企業或組織的定位? 教育的定位? 年輕人未來的定位? 不啻是此時此刻最重要的議題。 ▲PAGE 17: 專家指出,一項議題的討論及傳播可以概分為:「加溫」、「點亮」、「找到解決方案」(Heating/ Lighting / Solution) 三種階段。 ▲PAGE 36: 無校園的線上課程Khan Academy、Coursera、MOOOCs、edX、Udacity ▲PAGE 44~45: Minerva School (密涅瓦) 教思考的大學,錄取率二●八% 。其設立目的以挑選、培育未來世界領袖為職責(We only pick the future leaders of the world.) 創辦人尼爾森(Ben Nelson) 說:「期待學生未來成為對企業、甚至世界產生影響力的人。」 ▲PAGE 47: 教育4Cs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合作(collaboration)、有效溝通(communication)、創造與創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不論科技如何發達,當前最重要的4C,仍是電腦做不到,卻是人最重要的能力。 對比4C,傳統教育最重視3R能力,即讀(reading)、寫(writing)、算(arithmetic) 。 ▲PAGE 83: 人類是有智慧的,經由深刻反思,可以檢視內心的mindset(心態)。甚至進行逆反工程,加以拆解重組,重新調校、聚焦,還原世界觀。 ▲PAGE 166: 在思考每個地方的定位時,我們往往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以為加法才是王道,但是卻忘了,留白,才能永續。 ▲PAGE 167:詩人余光中多次提到「科技催未來快來;文化求歷史慢走」。 ▲PAGE 169:...

2024-Week7 [讀書心得] 《改變人生的1分鐘整理術》小松易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02/18 書名: 《改變人生的1分鐘整理術》 家裡的狀態就是你人生的縮影! 作者: 小松易 【書摘紀錄】 ▲PAGE 10 : 周遭環境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你自己。 ▲PAGE 13 : 不會整理的人比會整理的人容易錯失機會。 ▲PAGE 25 : 事實上,為了養成整理的習慣,必須有「為什麼」整理、「為了誰」整理的明確動機。 ▲PAGE 55 :玄關堆滿了鞋子是NG玄關。 ▲PAGE 58: 如果你有很多「買了卻沒穿的」鞋子,建議你下次買鞋的時候,評估一下舒適度與必要性。理想的鞋櫃狀況是放八成滿。 ▲PAGE 63: 鞋櫃、書櫃、餐具櫃、衣櫃......等所有的收納空間,其中收納量的標準是八成滿。 ▲PAGE 69: 為什麼家裡環境要整齊? 因為一旦凌亂了,「氣的流動」就會變差。 ▲PAGE 73: 為什麼要整理客廳呢? 如果以人體部位來比喻,客廳相當於「心臟」。它是一個家的中心,也是家庭成員相聚、養精蓄銳的場所。 ▲PAGE 75: 基本上,桌子必須淨空,桌子不是用來「放東西」而是「工作台」 ▲PAGE 83: 「放在地上」的東西請立刻處理,整理的四個基本動作是「取出」、「分類」、「減量」、「收納」。 ▲PAGE 93: 報紙是提供新資訊的東西,之後再看便失去意義,當天看當天丟掉。 畢竟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最新資訊」。 ▲PAGE 98: 整理廚房不僅能改善飲食生活,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希望你也能好好整理廚房,妥善照顧一個家的「胃」,擁有幸福的飲食生活。 ▲PAGE 100: 冰箱不是「食品倉庫」,它只是「暫時的保存櫃」 ▲PAGE 129: 書櫃的狀態就是你的大腦狀態,選出百大書單 1. 看了好幾次的書。 2. 可當有益資料的書。 3.充滿回憶的書。 ▲PAGE 132: 每一個抽屜都有每一個抽屜的用法,而抽屜的分類整理方法如下 1. 最上層的抽屜放文具(常用的筆類放前面,不常用的打孔機放後面。文具放在最上層) 2.第二層抽屜放雜物(計算機、名片、記事本、電子字典等等。和文件分開放好) 3.最下層抽屜「縱向」放文件(將所有文件收進A4檔案夾裡,再縱向放好,以便迅速拿取。 ▲PAGE 134: 並非沒有時間才不整理,是不整理才沒有時間。 ▲PAGE 140: 擅長整理的人也擅長處理工作。 ▲PAGE 145: 下班前把辦公桌歸零之...

2024-Week6 [讀書心得] 《極簡居家打掃術》本橋ひろえ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02/11 書名: 《極簡居家打掃術》 やることの「見える化」で掃除を劇的にラクにする方法 作者: 本橋ひろえ 【書摘紀錄】 ▲PAGE 25: 灰塵是什麼? 纖維屑裡的毛髮、粉塵、花粉及塵螨的屍體等混合而成的合成物。 ▲PAGE 34: 水垢的原型是自來水中的鈣與鎂等。清掃方式以檸檬酸擦拭。 ▲PAGE 35: 黴菌要繁殖必須滿足3個條件:水分、溫度、營養(油垢或清洗時殘留的清潔劑等) ▲PAGE 37: 打掃是為了要清除四種汙垢: 水垢、油垢、灰塵、黴菌(細菌、病毒) ▲PAGE 42: 鹼性汙垢(水垢、肥皂殘留物、氨氣) 可用酸性清潔劑(檸檬酸)能有效清除 酸性汙垢(油垢、皮脂、汗水、角質等、食物汙漬) 可用鹼性清潔劑(小蘇打粉、肥皂、過碳酸鈉)能有效清除 ▲PAGE 45: 小蘇打(弱鹼PH8.5) 五小匙 + 40度C熱水,1%的小蘇打水一天內要用完(因為水會腐壞),調配後可到處擦拭、清掃。 適用於清理茶垢、清除鍋底燒焦的痕跡。 ▲PAGE 46: 過碳酸鈉(弱鹼PH10.5) 1大匙 + 60 度C熱水,將想要除菌、漂白或清除污垢的物品放入水中浸泡30分鐘,或到水溫冷卻為止。 適用於堵住的排水孔、清理洗衣槽。 ▲PAGE 47: 酒精(中性PH7) -35%的酒精可當作不必二度擦拭的強力清潔劑。 適用於不適合碰到水的地方。 ▲PAGE 48: 檸檬酸(酸性PH2.1) 適用於去除廁所尿漬。 ▲PAGE 49: 肥皂(弱鹼性PH9~10) 適用於清洗冷氣濾網。 ▲PAGE 59:用計時器來測量打掃一次所需的時間,只要知道具體時間就可以按照自家的情況,「將可以簡單完成的打掃排入每日打掃的行列中」。拆解打掃作業,讓每日打掃可以在5分鐘內打掃完畢。 ▲PAGE 85: 無法清除的汙垢利用「週末打掃」恢復原狀。 ▲PAGE 105: 清理冷氣的濾網 擦除冷氣周圍灰塵,拆下濾網用吸塵器將灰塵吸乾淨。 若出現像油垢的汙垢,先以清水沖一沖,再用肥皂搓出泡泡,接著刷子刷一刷後沖乾淨 曬乾後用酒精噴霧噴一噴後晾乾,並將酒精噴在抹布上,擦拭冷氣機外側和蓋子內側。 ▲PAGE 106: 如何解決排水管的堵塞問題?  水流變慢的時候可以利用小蘇打粉和檸檬酸的發泡反應沖洗看不見的水管堵塞。 鍋子中倒入2L 的水和2大匙的檸檬酸後煮沸 將...

2024-Week5 [讀書心得] 《收納的藝術》鈴木尚子@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2024/2/4 (立春)  書名: 收納的藝術  もっと心地いい暮らし: 自分らしい収納スタイルのつくり方 作者:  鈴木尚子 部落格SMART STORAGE! : https://ameblo.jp/naowr/ 【書摘紀錄】 ▲PAGE 12: 為了什麼而整理呢? 「你希望家裡變成怎樣的空間呢?」 「你接下來想將原本花在整理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 「你希望今後的生活變成怎樣呢?」 ▲PAGE 36: 無論如何,請記得現在採取的行動,會直接和你不久之後的未來有關。 ▲PAGE 51: 將東西帶進家裡時,也要三思「這是否對自己有用」,再帶它回家。 ▲PAGE 59: 重要的是,先自覺到自己不擅長,接著試著深入挖掘,心想:「該怎麼做,事情才會進行得順利呢?」要試著改變自己的行動。打造架構的終點是登記所有東西的住址(歸屬) ▲PAGE 60: 本書將用來獲得理想空間的終點,區分成下列三個階段,希望你以確實地達成各項為目標。 1.掌握家裡的所有東西,進行挑選。 2.登記選出的所有東西的住址,進行收納。 3.為了對空間產生好感,依照自己喜愛的風格布置。 ▲PAGE 62: 整理沒有「正確的做法」,「對你而言,方便整理的方式」才是正確答案。請捨棄無法依照書做的罪惡感,一面閱讀本書,一面摸索自己的整理方式。 ▲PAGE 72: 檢查慣用腦的方法 (輸入) 十指交叉握,若右手拇指在下,慣用腦為右腦,反之慣用腦為左腦。 (輸出)雙臂環胸時,哪一隻手臂在上,左手臂在上,慣用腦為右腦,反之為左腦。 右腦型傾向: 直覺靈敏/憑感覺/富創造力/一心多用/善於綜觀整體/不擅長做每天固定的事/空間感強 左腦傾向: 分析力強/ 條理分明/ 擅長例行工作、管理行程/按部就班/善於觀察細節/語言能力強 ▲PAGE 82: 寫下二十件對你而言重要的事(限時三分鐘) 你想珍惜的事是什麼呢?  你認為,今後的生活變成怎樣才好呢?  試著面對這些問題,寫下腦海中浮現的話語。關鍵字也可以,不必是句子。 挑選五個排出優先順序(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情) ▲PAGE 91 : 整理七步驟: 全部拿出來、選擇、分類、暫時擺放、決定住址、決定收納方式、維持。 ▲PAGE 96 : 以喜歡/不喜歡、使用/不使用分類  & 以使用頻率分類 ▲PAGE...

2024-Week4 [讀書心得]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1/28 書名: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 近藤麻理惠   【書摘紀錄】 ▲PAGE 1 : 首先,請先完成「丟掉」這個動作,然後再一口氣、在短時間內、徹底收拾整齊。只要依照正確順序進行這些動作,就絕對不會再回到原本亂七八糟的狀態。 ▲PAGE 4: 這些人靠著整理家裡順便「整理了自己的過去」,而且也從中明確地了解到人生中什麼是必要、什麼是不必要,什麼該做、什麼又該戒。 ▲PAGE 28: 整理時該做的,大致上只有兩件事,那就是「判斷物品是否要丟掉」和「決定物品的定位」。只要能夠做到這兩點,誰都能完全徹底整理。 ▲PAGE 32: 收納法根本不能解決整理的問題,因為收納不過是臨陣磨槍的解決方法而已。 ▲PAGE 35 : 整理不該按「場所別、房間別」,而要按照「物品別」來思考。若不想再次變亂,就請絕對不要偏離這個重點。 ▲PAGE 39 : 「整理是節慶,不能每天都整理。」 ▲PAGE 46 : 為了能夠有效率地整理,必須死守的一個重點就是:絕對不要搞錯步驟。整理時必要的作業就只有「丟東西」與「決定收納場所」,而且一定要先進行丟東西的作業。更重要的是,要做完一項材做接下來的作業。 ▲PAGE 54 : 把東西一個一個拿在手裡,留下令你心動的東西,丟掉不心動的東西。 重要的是要「一件一件拿在手裡試著觸摸。」   ▲PAGE 59 :「順利丟掉東西的基本順序」一開始是衣服,其次是書籍、文件、小東西,然後最後裁示紀念品,這是最佳順序。 ▲PAGE 67 : 當你想要指責別人哪裡沒整理好,就是自己的整理工作已經開始懈怠的徵兆。 因此,丟東西的時候,先從「只屬於自己的東西」開始。公共空間可以晚點再說,先試著好好面對自己的東西吧! ▲PAGE 76 : 如果,物品也有心情和感覺的話,它們應該一點也不開心。 ▲PAGE 80 : 整理本來就是開心的事。重新面對自己過去還無意識的物品,確認自己的感覺,對已經完成任務的物品表達謝意之後,送走它們,這個過程就像是與自己的內在面對面、盤點存貨的重生儀式。 ▲PAGE 91 : 折衣服,不單單只是為了收納而把衣服折小的作業,而是慰勞總是支持自己的衣服,向它們表達愛意的行為,折衣服時應該要邊折邊心存感激地對它們說:「謝謝你總是守護著我。」  ▲PA...

2024-Week3 [讀書心得] 《論語與算盤》澀澤榮一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1/21 書名: 論語與算盤 作者: 澀澤榮一 【書摘紀錄】 ▲PAGE 5:一手拿論語(講信),一手拿算盤(講利) 來追求利潤。  ▲PAGE 21: 如果說因為規範或準則(Paradigm)失去了,就袖手旁觀等待別人創造一個範例的話,人生也就沒有什麼價值可言了,而且,工作馬虎、拙劣,更成了人生落伍者。故此時此際,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準則,精心琢磨以適應時代的變化,是必要的思想準備。而時代變化之際,當分明「異常」與「變化」之異,所謂「異常不值得適應,變化則有待調適」。 ▲PAGE 48 :人處在這世上,就必須一面觀望形勢,一面耐心等待時機的到來,此點決不能或忘。 ▲PAGE 64:小事當思辯,大事不驚心 ▲PAGE 78:一定要學習秀吉的試煉精神。他完成一件事,一定在預定的日子裡完成,這個作風的由來必然淵遠流長。但秀吉之所以成為曠世英雄,其自我試煉的精神是其中一個因素。 ▲PAGE 81:不管誰給予你工作,對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在工作之初是不會授與重要的工作。 輕蔑卑微工作以致草率馬虎、不盡心的人也不行。其實不管怎樣卑微的工作,都是大的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做得圓滿,終不會有好的成就的。 ▲PAGE 83 : 大志與小志的調和 如果一度所立之志在中途轉向,是非常沒有益處的。故立志之初,必須慎重用心,此最為緊要。就用心的功夫來說,首先冷靜自己的頭腦,其次精細地比較考察自己的長處、短處,然後,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方面立下志向,這樣做比較好。同時,還要深切考慮自己的境遇是否能遂其志。 ▲PAGE 93 :勇猛心的培養法 腹式呼吸法、靜坐法,或心息調和法,正蓬勃流行著,因為所有的人經常都是腦部容易充血,自然神經過敏,而易為外物所動。如果能養成下腹用力的習慣,人就心寬體胖,穩健沉著,而成為有勇氣之人。 ▲PAGE 99:何謂常識? 即對事不逞奇矯,不陷於頑固,分辨是非善惡,識別利害得失,言語舉止皆合於中庸之道。從學理上來解釋,就是「智、情、意」三者保持平行。 ▲PAGE 283: 心學。    【心得】 本書分四大綱要: 處事與信條、立志與學問、教育與情誼、成敗與命運 書中內容為一篇一篇章的形式呈現,主要印象深刻內容為立志那一些篇章。 我想,論語是作者的本命書吧,透過閱讀並且實踐其內容的人真的很厲害。 感謝作者在書中...

2024-Week2 [讀書心得] 《連卡內基也佩服的7堂超溫暖說話課:為何辯才無礙很吃虧? 因為要贏得感情,你得輸點道理!》 山﨑拓巳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01-14 -Week 2 作者: 山﨑拓巳 書名: 《連卡內基也佩服的7堂超溫暖說話課:為何辯才無礙很吃虧? 因為要贏得感情,你得輸點道理!》 【書摘紀錄】 ▲PAGE 12 : 說話是要讓對方理解,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所以我們要了解演講時掌握的重點,不要只顧著全力以赴地表現,要抱持利他的心情,顧及聽眾的感受。 ▲PAGE 24 : 交流時,「建立情誼」比「誰才是對的」更重要。 ▲PAGE 27 : 想要成功打動人,請思考如何根據中庸思維來發言。 ▲PAGE 28 : 簡短的激勵話語當成暫時的強心劑,的確沒有問題。但長期來看,強心劑的功效會減退,還可能有負作用。如果真心為對方著想,必須考慮得更周詳、長遠,最好的鼓勵是讓他知道在未來的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因此,相較於激發出「幹勁」,激勵出「真心」更加重要。 ▲PAGE 33 : 把不懂的詞彙記下來,查閱字義,三天內說出口,拓展自己的世界觀,以更廣闊、深刻的角度認識一切,就能讓人生更加美好。 ▲PAGE 36 : 我會問自己:「如果他的父母也在場,我敢說出來嗎?」以此為基準,判斷是否該提出忠告。 ▲PAGE 38 : 動詞,會直接刺激大腦引發行動,而且會造成「同化」效果。 ▲PAGE 46: 夢想+公眾利益=志向 ▲PAGE 64: 他我介紹,也就是先讓一個人自我介紹,再由現場的其他人介紹他。 ▲PAGE 69: 想與對方建立情誼,首先要記住他的名字。 ▲PAGE 81: 單方面教導的方法稱為「Teaching」(教學式指導),而相對地,向對方提出問題,引導出對方內心答案的方法則稱為「Coaching」(教練式指導)。 ▲PAGE 96: 模仿前輩的發言流程、詞彙運用,以及製造氣氛的方法。                           ▲PAGE 109: 將腦海裡的影像直播給對方知道。  ▲PAGE 113: 請試著將日常瑣事轉換為有趣的事件,你一定會樂在其中。比如說,難相處的主管、午餐時的排隊人潮、洗好卻忘記拿出來晾乾的衣物等,都可以成為聊天的話題。   ▲PAGE 128: 平常多留意讓自己感動的話題或事件,要經常捫心自問: 「...

2024-Week1 [讀書心得] 《愛的藝術》 The Art of Loving 埃里希·弗羅姆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4-01-07 -Week 1  書名: 《愛的藝術》  The Art of Loving  作者: 埃里希·弗羅姆  Erich Fromm 【書摘紀錄】 ▲PAGE 12 : 強調愛的實踐,佛洛姆列出四項要素:紀律、專注、耐心、無上關注的態度。 ▲PAGE 19 : 當我們被拋到了這個世界,面對一切的未知與不可控制,感受自己與世界的分離,對生命的焦慮也因應而生,於是我們會希望找到很多方法,去解決這個分離感,已感受「合一」的安全感、安撫焦慮。 ▲PAGE 19 : 對於愛,很多人在意的是「被愛」,而非如何「愛人」。如此,我們會將重點放在「怎麼讓自己變得可愛」;對於「愛人」的技能沒有培養,使得我們會更重視「愛的對象」,認為只要「挑對了人」,愛就會無止境地一直存在。 ▲PAGE 49 :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掌握理論,另一是掌握實踐。如果我想要學會醫療的藝術,我必須先懂得人體的結構和各種疾病的知識。有了這些理論知識之後,我還不能說是醫術的能手。只有當我經過了長久的實踐,最終把我的理論知識和我的實踐結果融合為一,融合成為我的直覺,我才算精於醫術,因為「直覺」是精通任何藝術的標誌。 ▲PAGE 50 : 愛的實踐沒有多少是能夠用嘴去說的。 ▲PAGE 60 : 原先,在一個宗教脈絡裡,平等是指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女,所有人都分享著相同的人性和神性,因此所有人是一體。它同時表示個體間的差異必須被尊重,表示雖然所有人是一體,但每個人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自成一個小宇宙。例如,為強調個人的獨一無二, 《塔木德》這樣說:「凡拯救一個生命的人就如同拯救了全世界,凡摧毀一個生命的人就如同摧毀了全世界。」 ▲PAGE 62 :    I'ame n'a pas de sexe (靈魂沒有性別) ▲PAGE 67 : 與「共生合一」不同,成熟的愛是在保存一己完整的前提下達成的合一,是在保存一己個體性的前提下達成的合一。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這種力量會突破人與人之間的藩籬,把人與他人合一起來;愛可以讓人克服孤立感和分離感,但又讓人仍舊可以做自己,保留自己的人格完整性。  ▲PAGE 75 : 愛的本質是為某種事物「付出勞力」,是「使它生長」。愛和勞力是分不開的...

【讀書心得】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作者: 李崇建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日期 :202.09.04 ( 日 ) 書名 :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作者 : 李崇建   【書摘紀錄】 ▲ PAGE 10: 「不解決問題,而是對人的關注。」、「回溯時間,探索問題的成因」、「詢問具體事件,在細節處提問」以這些原則展開的對話,看似沒有解決問題,實際上,卻讓對話的雙方都感受到美好。 ▲ PAGE 13: 約翰‧貝曼 ▲ PAGE 40: 對話的人可以詢問「行為」、「感受」 、「觀點」、「期待」、「渴望」,看出孩子的「應對姿態」。   ▲ PAGE 42:   行為、事件、應對姿態 。冰山底下是感受 ( 情緒 ) 、觀點 ( 概念、規條、過去經驗、成見 ) 、期待 ( 對自己的、對他人的、來自他人的 ) 、渴望 ( 人類共有的,被愛、被關注、被認同、被接納、自由、歸屬感、有價值、安全感和獨立 ) 、自我、大我 ( 生命力、精神、靈性、核心、本質 ) ▲ PAGE 51: 一致性的姿態,內在和諧寧靜,外表專注放鬆。在與人應對時,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在乎他人。溝通時懂得表達自己。 ▲ PAGE 71: 人類痛苦的一個源頭,是自己對自己的謊言。但這個謊言大多不是故意的,是為了生存而發展,在過往的負面經驗中,由我們的心智創造出來。人類的思維、感官在一個慣性思維裡運作,很難真實接觸「自己」,冰山的探索正是幫助自己與他人,覺知與重新接觸自己,並且重新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已負責任,不是當一個受害者,而是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 PAGE 76: 然而沒有人在理想環境長大,每個生命的成長都有其困難。 薩提爾曾在演講中對家庭應對,提出幾個詢問,作者列出了提供參考的三個詢問 :  1. 每個人如何呈現自己的獨特性 ? 2. 如何做決定 ? 3. 如何對彼此差異做出反應 ?   ▲ PAGE 80: 與人對話,常脫離不了指責、討好、敷衍、說道理、陳述事件,或者搞笑的狀態。 ▲ PAGE 86: 練習好奇。    ▲ PAGE 88: 刻意練習的功課是 : 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話不說「你覺得呢 ? 」、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 PAGE 91: 好奇對話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