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讀書心得-勵志類】EP18管理你的每一天: 建立好習慣 鍛鍊專注力 磨練創意 Manage Your Day-to-Day: Build Your Routine, Find Your Focus, and Sharpen Your Creative Mind@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書名 :  管理你的每一天 : 建立好習慣 鍛鍊專注力 磨練創意   Manage Your Day-to-Day: Build Your Routine, Find Your Focus, and Sharpen Your Creative Mind 作者 :  99 U 出版社 :  圓神 譯者 :  陳維真 書摘 : P12 偉大的領袖都需要面對自己的心魔,才能擊倒它們。我一直很清楚這點,卻沒意識到會馬上造成問題。心魔現在更陰險了,它們是每天出現的煩人瑣事,雖然只是一些小事,卻會吸走我們的潛力,讓我們無法做大事。 P13 別再怪大環境,該是擔起責任的時候了。人生不會十全十美,最大的挑戰往往更單純、更個人。我們做什麼事、做的成效如何,終究是取決於個人的習慣。具體來說,決定我們能否實現想法的,是工作的固定模式 ( 或是缺少固定模式 ) 、主動而非被動工作的能力,以及有條不紊逐步改善工作習慣的能力。 P15 只有掌握每一天,才能真正影響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 P20 作家海明威不管多困難,每天都固定寫五百字。要達到偉大的創意成就,需要投入即使不到數千、也要數百小時的時間,我們必須每天撥出時間,把這些時數排進去。工作模式固定可以讓我們知道每天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讓工作流程和體力互相配合,創作時我們的心也能有規律的節奏。 P21 每天早上寫作數小時,除非不得已,否則從不把會議排在早上。最重要的成就都是因為這個簡單的改變而達成。 P26 我不等有心情才工作。如果要等有心情,那什麼都做不成。一定要讓心知道非得好好工作不可了。—賽珍珠 P29 如果每天都能確實完成一件小事,強過大力士海利克斯突發的奮力一擊。 P31 二十四小時製作漫畫,在二十四小時內畫出整整二十四頁的漫畫,不用腳本、不做準備。一開始計時就不要停手,直到完成為止。這對創意遇到瓶頸的人來說是很有震撼力的療法。 P55 梭羅 : 我到森林哩,是為了用心生活,面對生命最根本的真相,看看能否學習生命要我學習的。不要等到行將就木,才發現白活一場。 P56 現在,我們必須找到獨處的機會,才知道能從孤獨中學到什麼;才能找到心靈的平靜,傾聽內在的聲音;才能找到真正專注、發揮創意的空間。 P57 有一種練習獨處的方式很棒,冥想五、十或二十分鐘,找個安靜的

【讀書心得-藝術設計類】EP1 如何欣賞電影How to Watch Movies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書名 : 如何欣賞電影 作者 : 安‧霍納戴 Ann Hornaday 出版社 : 啟明出版 譯者 : 張茂芸 書摘 : P11 電影評論下筆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位創作人想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 」、「他辦到了嗎 ? 」、「這件事有做的價值嗎 ? 」 P21 一般編劇寫作準則,第一幕「鋪陳」、第二幕「衝突」、第三幕「解決」。 P26 絕大多數劇本都謹守一頁一分鐘的法則,這代表一般劇情長度的劇本,都在九十至一百二十頁之間。 P46 劇本的結構,這部電影是否流暢 ? 我關心接下來的發展嗎 ? 有讓我意外的地方嗎 ? P48 對白的學問,你看的是人物對話 ? 還是演員背臺詞 ? 臺詞聽來是當下發揮 ? 還是背到滾瓜爛熟的成果 ? 是炒趣橫生 ? 或是裝模作樣 ? 劇中人的用詞,無論是自然或獨樹一格,是否符合全片的背景、故事、審美觀 ? P61 注意定調,片子的整體氣氛為何 ? 片子設定的氣氛是歡樂 ? 嚴肅 ? 或二者皆有 ? 導演是否同情劇中人 ? 是形同劇中人化身 ? 還是在適當的距離外觀察 ? 「定調」是編劇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一環,而且幾乎無法定義。 P63 影評人幾乎不能用文字形容或量化,「最難的就是跟別人解釋調性。」能編能導的傑森‧瑞特曼 (Jason Reitman) 曾對我說 : 「就像去解釋你怎麼知道自己愛上某人。」 P65 主旨是什麼 ? 這部電影是否有比表面更深的含義 ? 我散場後還是不斷想到這部片嗎 ? 這部電影是否討論到歷史、這個時代的生活、人性、希望,或絕望 ? 有些片子即使看似膚淺,也會用潛臺詞、隱喻、細微的視覺暗示等,探究超越故事表象的問題。這兩種企圖心之間的差異,就是主旨。 P67 如果你看完電影,覺得愉悅、過癮、感動、苦惱、不安,那是因為編劇費盡心思,就是要讓你有這種感覺。萬一你從開場便聚精會神繼續往下看,還關心後續的發展,那是因為編劇寫了讓你一翻開便停不下的佳作。 P73 眼睛不會騙人,演員是否徹底融入角色 ? 演員的手勢、聲音的抑揚頓挫是否很自然 ? 還是感覺刻意而誇大 ? 演員關心的是笑聲 ( 觀眾的反應 )? 還是茶 ( 自己的本分 )? P101 你看到的是「表演」,還是「扮演」 ? 劇中人的相貌、姿態、談吐、內在。 P118 背景有什麼事在進行

【今天想寫作】沉澱雜質讓「心力鮭魚」全力以赴逆流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思想上的雜質也好,妄想也罷。 蓋棺材論定的那刻,無論罪過或是墜落, 沒有人能幫誰承受,沒有人能協助拯救。 眼睛閉上的那一刻,快要斷氣的那一個時刻。嗯 直到最後,我們都得獨自承受 沒有人能夠來救你 沒有人能夠來幫你 你只能靠自己度過 怎麼度過? 由自己生活上的心念、思想、行為、習慣慢慢調整 「心力鮭魚」他想往何處流動? 逆流地學習、遭遇挫折學習、犯錯中學習、調整腳步。 「不進則退」 不要讓名與利、財與色擋住自身的腳步 沉澱雜質讓「心力鮭魚」全力以赴逆流 過程些許疼痛不舒服,不服輸的話再次嘗試呀 自暴自棄誤認自殺可以擺脫這場長途人生之旅? 傻子 永遠可以笑自己笨 永遠可以笑自己蠢 永遠可以讓自己再次不服輸的嘗試學習 靜下來閱讀 靜下來學習 外在聲音關掉 內在罵聲關掉 Think. Think. Think. 思考 自己在乎的是什麼? 如何能讓它更好? 犯錯了就承認、承擔、承受 犯賤了就承認、承擔、承受 犯法了就承認、承擔、承受 犯傻了就承認、承擔、承受 誠實面對自己真的很困難對吧 ? 嗯 對 反省錯誤的自己感覺丟臉對嗎 ? 嗯 對 In the end, we're all alone And no one's coming to save you this time.

【讀書心得-勵志類】EP17 享受孤獨的勇氣@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書名 : 享受孤獨的勇氣 作者 : 榎本博明 出版社 : 世茂 書摘 P32 你是否一直在勉強自己 ? 在聚會之後,和同事或朋友告別,剩下自己一個人時,卻會感覺到自己很緊張,一種比平常更累的疲勞感就此襲來。這種時候,表示你已經在某處不知不覺地勉強了自己。 P33 與人交往能解悶,但不知為何常常覺得很累。我想這是所有人都有的經驗。 P36 ( 有錯字 ) 有個能說真心話的朋 < 有 > ( 友 ) P57 害怕被人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在一起時能令人覺得開心」的對象。要是不小心說了什麼話,讓人覺得自己很古怪,就又會變成獨自一個人了,想到這兒,就變得害怕與對方見面,所以會找各種理由來迴避見面。 P72 所謂的自我呈現,是指為了給予別人特定的印象,而管理、控制與自己有關的資訊。基於「希望自己被人以某個形象來看待」,為達到這個目的而調整自己的表現方式,又稱為「印象管理」 P102 「不去配合別人,只會提出自我意見」,會被認為是沒有協調性,而受到團體排擠。因此「壓抑自己的意見,配合周遭」,就會成為融入社會的必須條件。 P163 為什麼會勉強自己去演好人呢 ? 那是因為自小就養成了看人臉色的習慣。 P168 其實你的付出不是為了對方著想,而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消除威脅自己的「被拋棄的不安」 P184 若能擁有某種熱衷的興趣,能享受一個人消遣的時光,你身上會自然散發閒適的安定感。對周遭的人來說,這就是你的魅力。 P190 不要對自己的缺點感到自卑。不會對缺點感到自卑的訣竅,就是將與缺點相關的事實與情感做區別。   心得 : 從出生我們單獨來到世界上,哭泣的來到地球上。死的時候也會是單獨的離開地球的。終究會是要一個人面對孤獨的狀況。當然沒有人希望在聚會當中、分組當中,都成為那個蠻邊緣的人,原來是為了消除讓自己感覺到不適害怕「被拋棄的不安感」或想要成為炒熱氣氛的人,就會開始製造話題,不錯的話大家會覺得有趣,失敗的話就是一陣尷尬的冷風。為了達到社會標準我們會調整自我表現,社會化、融入社會中我們會開始穿戴面具,隨和的面具、配合的面具、開心的面具,當大人其實蠻勞累的,為了考量大局需要準備很多面具,然而你不戴面具試看看 ? 強大的輿論會淹死你吧 ! 最後,培養一個自己可以投入、沉靜的興趣,試著享受那個過程,看看自己

【讀書心得-勵志類】EP16 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瑞思成長筆記

圖片
  書名 : 生命這堂課 { 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 26 個思索 } 作者 : 陳詠儀 (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心理學教授 )   P5 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只有死亡和納稅,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走過的路。   P33 我們每天遇到的人,有多少是躲在他們的笑容、愉悅的聲調、專業的互動,或是「我很好」的說法後面 ? 暫停一下,再想一下,對無禮或表現憤怒的人,不要立刻反彈,因為,我們不知道,或許這些人,他們正背負著長期的創傷;或許,他們有個艱辛、苦澀的人生,有著無法言喻的悲痛,無法對人啟齒的經歷。   P41 我們大多會在我們的回應中,表達我們的評斷 : 我們認為他們應該怎麼做,我們認為他們不應該有什麼反應。   P42 一塊只會接受投射的空白屏幕,不會對投射其上的內容作出評論、價值判斷與任何建議。也許,每個人都需要一些自由說話的空間,可以被傾聽的空間。   P47 事實上,沒有人能確切地了解另一個人真正的感受,即使他有過類似的經驗。   P55 去做對我們所愛的人來說最好的事,需要極大的勇氣,即使這些表示他們將要離開我們的生命。   P56 很多困難決定的答案往往不須費心搜尋,我們需要的常常只是一些空間,「答案」就自然浮現了。   P90 當對方感受到你在的時候,或許就可以與對方一起承受,幫助分擔,這沉重與無法言喻的悲痛。   P91 生命中有許多意義深重的感受與訊息,最有效、有感的傳遞方式,是經由與對方共處,而不是使用語言。   P97 面對死亡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或容易的事,無論是誰,在何時、何處、如何地死,面對它,都不容易。   P156 優質時間 (quality time) 或是具有高品質的相處時間,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努力的方向。無論你有一小時、一天或一周的時間,將注意力放在與對方共處上,可以讓彼此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呈現自我,分享生活。這其中的要點,在於自處 (being) 和 相處 (being with) 。在一起的目的不是要做什麼,也不是要趁在一起的時候,對彼此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而是都可以樂在其中,分享生活中的細節。   P188 真正的放下,是不再試圖影響或控制自己所放下的人、事、物。然而,這並表示對所放下的一切不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