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勵志類】EP16 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瑞思成長筆記

 




書名: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作者:陳詠儀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心理學教授)
 

P5 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只有死亡和納稅,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走過的路。

 

P33 我們每天遇到的人,有多少是躲在他們的笑容、愉悅的聲調、專業的互動,或是「我很好」的說法後面? 暫停一下,再想一下,對無禮或表現憤怒的人,不要立刻反彈,因為,我們不知道,或許這些人,他們正背負著長期的創傷;或許,他們有個艱辛、苦澀的人生,有著無法言喻的悲痛,無法對人啟齒的經歷。

 

P41 我們大多會在我們的回應中,表達我們的評斷: 我們認為他們應該怎麼做,我們認為他們不應該有什麼反應。

 

P42 一塊只會接受投射的空白屏幕,不會對投射其上的內容作出評論、價值判斷與任何建議。也許,每個人都需要一些自由說話的空間,可以被傾聽的空間。

 

P47 事實上,沒有人能確切地了解另一個人真正的感受,即使他有過類似的經驗。

 

P55 去做對我們所愛的人來說最好的事,需要極大的勇氣,即使這些表示他們將要離開我們的生命。

 

P56 很多困難決定的答案往往不須費心搜尋,我們需要的常常只是一些空間,「答案」就自然浮現了。

 

P90 當對方感受到你在的時候,或許就可以與對方一起承受,幫助分擔,這沉重與無法言喻的悲痛。

 

P91 生命中有許多意義深重的感受與訊息,最有效、有感的傳遞方式,是經由與對方共處,而不是使用語言。

 

P97 面對死亡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或容易的事,無論是誰,在何時、何處、如何地死,面對它,都不容易。

 

P156 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或是具有高品質的相處時間,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努力的方向。無論你有一小時、一天或一周的時間,將注意力放在與對方共處上,可以讓彼此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呈現自我,分享生活。這其中的要點,在於自處(being) 相處(being with)。在一起的目的不是要做什麼,也不是要趁在一起的時候,對彼此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而是都可以樂在其中,分享生活中的細節。

 

P188 真正的放下,是不再試圖影響或控制自己所放下的人、事、物。然而,這並表示對所放下的一切不再關心。

 

P216 海豹部隊格言「唯一好過的日子,是昨天。」

 

P245 我們太忙於去想事情、規劃、參與、還有扮演人生中,我們被賦予的各種角色。絞盡腦汁,要如何面對一個正在承受痛苦的朋友,應該要說什麼,忘了其實只要在那裡,就可以與對方共同承擔悲傷,我們太忙於對承受重大壓力的親友,提出建言,我們忽略了傾聽對方的感受。我們太忙於幫忙我們所愛的人做一些事,而犧牲了與對方共處,讓彼此有高品質互動的機會。

 

P246 做事,當然是重要的。但是在特別艱難的情況下,「在場」更重要。對方更需要的,是我們陪著他,走過人生艱難之路,這也許比嘗試去改變他悲慟的經歷 「更重要」。

 

心得: 自己也是很慚愧,沒有撥出時間傾聽家人的生活,經常因為很忙碌,有空閒時間就很想要休息,很疲憊。在面對其他人的分享時,有時會反射性地出現建議給對方,不知道是對或錯,面對死亡的議題,一直都存有,最近一直浮出腦袋的話題,死亡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是要獨自去承擔,獨自去面對,不論你是誰,沒有人可以分擔死亡的感受。很快,沒有「如果」我死了而是「何時」我死了….。真正需要的是認識我自己,很痛苦、很麻煩、很討厭的自己。

說給自己聽的話,常常很多聲音是非常嚴厲、吆喝著。不知道原因,只知道自己很想要完成那些不可能。沉默獨自面對每日的精神戰爭,沒有人能夠幫助的了你,不可以抱怨、不可以自暴自棄、不可以自殺的前提下,能做些什麼來改變、提升自我?

 

什麼讓你印象最深刻?

少講些,可能讓對方感受更多。 書中說 傾聽,不一定要有明顯的回應,不需要幫對方做結論,下評斷或給予任何的建議。恩

 

延伸書單: 亞里斯多德<詩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Week5 [讀書心得] 《收納的藝術》鈴木尚子@瑞思成長筆記

2024-Week 11 [讀書心得] 《你就是改變的起點》嚴長壽 @瑞思成長筆記

【生活體驗】居家整聊師-初階課程&中階課程 6/14~6/16 @瑞思成長筆記